武学文化 Service

中国武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读易乘子先生的《当代武林人物传》

日期: 2021-06-23
浏览次数: 313

 

中国武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读易乘子先生的《当代武林人物传》

 

中国文学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  方圆

 

 

  六月初,我的一个学生给我转来了《当代武林人物传》书稿,说是让我看一看,写篇评论。因为年龄老迈,加上日常事务比较繁杂,初时并没在意,直到十二日晚稍有了点闲暇,这才随手翻开这部五十余万字的书稿。开始也并没有报以太大的期望,因为据我所知,对于武林人物这一特殊群体,文学界历来都有些讳莫如深,很少有人真正地敢于动笔直书的。所以对于这部作品,我也只是抱着应付的心理想随手翻看一下,然后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也就罢了。

  可是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刚一打开文稿,一种古风章回体的气息便迎面扑来,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这样的文风,已经是很久不见了,所以不觉便对这部作品提升了些兴趣。没想到看了开篇的三首诗,我便完全被征服了,不觉有些热血沸腾起来,激发了我“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因此一头扎进了作品之中,竟一口气将整部作品读完了。

横刀纵行三千里,仗剑平扫十九州。

身在江湖任我行,风云乍起谁自由?

不重千金重侠义,相逢一笑泯恩仇。

醉卧黄沙君莫怪,江湖儿女复何求!

  作者的这首《江湖行》,如果不是对我们常人想象中的“江湖”以及江湖豪杰、武林侠士有着充分的了解与研究,是无法写出这扑面而来的深厚的江湖气息的。

江湖豪情一碗酒,仗剑飘零谁与游。

武林本是英雄汇,刀锋过处解千愁。

  这种江湖与武林快意,不是其中人,是很难想象的。

身有侠骨仗义行,心怀乾坤淡功名,

横刀立剑震江湖,布雨鼓风动武林。

不与燕雀斗机巧,敢擒鲲鹏登龙庭,

君临六界驱神鬼,荡尽邪魔天下平。

  这首《侠客行》的气势与作者诗中所抒发出来的胸怀与胆识,读来更是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豪侠之气,这是一种久讳了的骨子里的武林风味与江湖侠义之风。

  应该说,今天的中国非常需要这种英雄、豪侠之气,武林、江湖的仁、义、信、侠之风正是当今社会所欠缺的,这应该就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尚武精神”,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这样的精神。而这部《当代武林人物传》的问世,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这样的精神。因为这部传记文学,通过一百多位活跃在当今社会的武林人士,牵引出一百多位曾经在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武术界先辈,并对武术的源流、传承、发展及现状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与深入的探讨,可以说是一部独特的“武术文化史”。在阅读过程中,当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武林人物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作者应该是一位能够穿越古今、透视历史的奇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觉,促使我迫切地要与作者进行一场对话,我想听一听他对于武术、武林、江湖的见解。而这一场对话,也令我对作者肃然起敬:这是一位真正全身心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倾心尽力的大智者!

  作者易乘子先生介绍了他实施“中华真功夫”系列项目的初衷及过程,以及目前正在积极运作和即将运营的“武林村”项目、“百门千部”武术文化影视工程和准备举办“武林大会”等一系列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他的一种大胸怀、大格局与大情怀,而唯有这种大胸怀、大格局、大情怀者,才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创作出《当代武林人物传》这样的大作品!

  作者认为,历史是条河:“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人以史为鉴,可以明荣辱;事以史为鉴,可以预成败;业以史为鉴,可以存久远。”文化是条船:“国以文为治,可文明其思想;人以文为德,可升腾其名望;事以文为本,可清明其本质;业以文为核,可扩展其疆域。”武术是条桨:“国以武为基,可强大其国威;人以武为魂,可增强其自信;事以武为体,可端正其方向;业以武为灵,可稳固其根基!”这是非常恰当的比喻,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比喻。

  所以作者创作此《当代武林人物传》,就是将历史、文化、武术的脉络理清理顺,让读者通过本传记文学清晰地了解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之博大精深。易乘子先生说: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武术因为不了解而有误解,往往只是从能不能“打”的浅层评价传统武术,甚至因此而否定传统武术,而忽略了传统武术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历程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基因,太不足取。因而他创作《当代武林人物传》,就是要让世人能够通过这一传记文学了解真正的“武林”,明白真正的中华传统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深厚内涵,提倡尚武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深层意义。

  说实话,作者的观点我是第一次听闻,并深深被其打动,也深以为然。这次对话也让我从更深层次接受了一次武术文化的“洗礼”,而通过对话再次阅读《当代武林人物传》,对这一部巨著的认识也更加深厚一层。

  正如作者所言,中华传统武术有着其深厚的传承意义,但是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缺乏真正的对于“武林”的“正史”记载,没有人能够为武林人士树碑立传,因而截止今天都没有一部明确或准确的武术文化史,绝大多数历史武林人物其事迹都已经失传,许多武术门类甚至连创始源头都模糊不清,而几乎所有的在武术传承发展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武林先辈们,其生平事迹均已失传,极少部分流传下来的也因为只是口口相传而多有误漏,从而造成了对同一门类乃至同一人物有不同传说的矛盾。

  易乘子先生创作的《当代武林人物传》,堪称有史产以来第一部为真实的武林人物树碑立传的巨作,可以说是中国武术及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章回体的古文学写作手法体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人物及叙事的把握足见作者高超的文字把控能力!

  我个人认为,能够被作者收录进此传记的武林人物是幸运的,相信此传记文学定将传世!因为通过交流与认真阅读,我必须承认这是在武术及文学史上足以流传后世的宏篇巨著,我更相信我们的后人,将会通过此传记而了解今天“武林”的最真实的一面!

  为逝者树碑易,为生者立传难!了解得越深,我越觉得自己不敢对《当代武林人物传》作出“评论”,因为它的价值,将超越于所有武术文学作品之上,它对于后世武术文化传承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其无比的巨大。

  因而对于作者,我唯有钦佩!此篇小文,也仅是说一说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足为评。

  听闻目前此传记正在筹备出版,期待它早日面世!

 

 

方圆

2021年6月21日于北京阅枫斋

 



(方圆,1937年出生,中国文化创作研究院研究员、文学评论家、作家、教授,早年曾留学法国,专攻东西方文学史,在东西方文学创作研究与评论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从事文学创作研究与教学近六十年,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文学研究与评论家。方圆先生所著的《西方古典文学概评》被翻译为数十种语言出版,其观点也被众多文学评论者所引用。)





《当代武林人物传》开始预订

 

    语云“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历史很漫长,人生很短暂,以短暂之人生在漫长之历史中能否留下声名,则取决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印记。自古以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印记者,无出乎树碑、立传。树碑者,必以功德百利于天下;立传者,必以文书而传于后世。

    本书入选的武林人物也是“中华真功夫”系列项目之“百门千部武术文化影视工程”的优先拍摄对象,为参加“百门千部影视工程”的影视创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

    《当代武林人物传》即是为当代武林人士树碑立传之宏篇巨著,全书50余万字,分上下两册,16开,人物插图本,软精装,色印刷。

    本书根据创作、设计、排版、印刷、书号、发行等综合因素,预计每套定价680元。

    咨询电话/微信:15810250983(微信号:Ysddzrzz;微信名:龍隱加微信注明“订购人物传”)。

 

附:《当代武林人物传》目录

 

中国武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读易乘子先生的《当代武林人物传》

姜文信率团队致意“中华真功夫”项目组

序言

   易乘子都市隐形迹  张芸滔弘扬真功夫

第一回  陈固安创新武太极  王根喜拜师得真传

第二回  洛阳郡心意六合拳  杨德民一方领风骚

第三回  弹腿拳名扬天津卫  张洪有古稀展神功

第四回  太极合梅花螳螂拳  姜庆德创建德明馆

第五回  拜名师博采众家长  孙林强创编达摩杖

第六回  咏春拳佛山有姚氏  高志东家学称武神

第七回  杨露禅偷艺创新支  李四通大赛夺冠军

第八回  出名门佛道融一体  姚志贤武医集一身

第九回  承家学幼年习武艺  骆开成传承芦林拳

第十回  美娇娘拜师学太极  进校园李慧传武艺

第十一回  从父学功夫出洪门  徐泽蓉名满石棉县

第十二回  八岁童拜师伏虎寺  峨眉派葛琳承罗门

第十三回  痴少年辞乡学武艺  李小欣传承形意拳

第十四回  高阳县短拳有家传  胡培荣德艺双丰收

第十五回  饶式术传承第五代  银饶玉组建靓点团

第十六回  傻师兄真诚得婵娥  银饶娟自创凤凰剑

第十七回  经百难年少撑家业  赖宝珊德艺双名扬

第十八回  尚武德不计名与利  关永芹推广太极拳

第十九回  肖道姑始创如意门  王宗辉精传禅武医

第二十回  王佑辅功高震江湖  杨清春誉满江津城

第二十一回  西凉掌起源有众说  李彥锐以武促健康

第二十二回  拜名师马虹传太极  陈彦胜首开教学网

第二十三回  传异功樵夫定拳名  李毅虎致力推红拳

第二十四回  霍元甲始创迷踪拳  姜文信弟子满天山

第二十五回  崆峒山道家元圣地  陈兆坤传承武医术

第二十六回  申非遗努力终如愿  张业金传承岳家拳

第二十七回  崆峒派名扬海内外  白义海接任掌派人

第二十八回  秉家学传承子母掌  刘忠云称侠平型关

第二十九回  太极拳蛇鹤世单传  董亚生破规收弟子

第三十回  八卦掌宗师惊王府  詹厂庆主持研究会

第三十一回  单刀李中兴形意拳  赵文龙艺结京津冀

第三十二回  刘瀛洲结盟杨兆林  曲占斌名师出高徒

第三十三回  八卦掌梁式传四代  太极拳高飞承吴氏

第三十四回  蚩尤拳自古有根源  石兴文传拳金牛村

第三十五回  吴秀峰广传八极拳  冯德坤众艺集一身

第三十六回  马云东创立乾坤派  承家学马宁集大成

第三十七回  李雅轩四川传太极  任德全誉满海内外

第三十八回  两千年传承卅六代  刘绥滨接印掌青城

第三十九回  曹同胜独闯龙头山  马泰鑫传承孔门拳

第四十回  刘振河镖门传摇剑  张武俊创立截剑道

第四十一回  昆仑派回族明正统  马原子功名满西北

第四十二回  螳螂拳孙德证祖师  孙志斌九世承衣钵

第四十三回  李振清广传八盘掌  刘乐民雄州称三杰

第四十四回  骞活猴独创孙氏拳  马凤山拜师孙玉奎

第四十五回  杨士鹏创立教门拳  杨文玺传承谱新篇

第四十六回  两仪拳溯源出周易  段保华传承阴阳指

第四十七回  武状元民间传两仪  张震领接任掌门人

第四十八回  刘观澜中兴翻子拳  佟庆辉武墨传盛名

第四十九回  李景炎始创忽雷架  从名师王起称精英

第五十回  谭处端创立南无派  刘成庄接承上清宫

第五十一回  马晓合牛街传通背  第五代张斌承重任

第五十二回  昆仑派分枝太极门  痴武林邹帆立山庄

第五十三回  任致诚卖田出拳谱  张俊堂广传八盘掌

第五十四回  陈公爷创立元功拳  张凤强领武安新县

第五十五回  赵子虬峨眉写传奇  吴信良众艺集一身

第五十六回  柳国顺学艺从两代  王树德习武拜双师

第五十七回  痴武者苦练二指禅  坚信念蒋剑成奇功

第五十八回  赵玉之津门得真传  李洪林双艺汇一身

第五十九回  求真功多方拜名师  王雪松创立习武堂

第六十回  苦少年立志学武术  胡春泉办学育英才

第六十一回  王宗岳机缘得太极  刘晔挺据史考宗脉

第六十二回  洪钧生创立洪氏拳  王宗惠拜师入武林

第六十三回  吴锡臣从学张庭义  孙学孟广传昆仑功

第六十四回  贾云露广传佛汉拳  王海军西安主拳馆

第六十五回  创新法自然陆合门  王才善医武双艺成

第六十六回  张松溪创立松溪派  夏宝峰重振内家拳

第六十七回  痴武功多方拜名师  孙浩东自创棍武门

第六十八回  天山派西域写传奇  童嘉昊博学称棍王

第六十九回  郭云深创立半步崩  王武泉广传孙氏拳

第七十回  王壮飞推荐纪晋山  祝志端获传无极门

第七十一回  释通永百岁写传奇  丁元洪拜师传峨眉

第七十二回  万士震收徒传医武  殷兴顺拜师承心愿

第七十三回  吴会清为民行侠义  丁文江推广八极拳

第七十四回  钟家教福祸两重天  钟深文疯拳惊武林

第七十五回  李诚玉百岁创传奇  刘应武羊城传武当

第七十六回  龙门派传承全真系  徐德福博学杨太极

第七十七回  十洞天道家有由来  涂远见海外行侠义

第七十八回  功力门溯源出少林  张二宝文安续传承

第七十九回:八卦掌传承脉系清  戈国良担当集大成

第八十回  英国公隋唐称英雄  徐金德医武承家学

第八十一回  佛汉拳秘藏出少林  广传世李龙创新篇

第八十二回  文圣拳传世多波澜  黄凌魁宗门得真功

第八十三回  儒家拳不离香店拳  潘立腾双拳合一体

第八十四回  内家拳功传大  韩建明创功益民众

第八十五回  修剑痴承启通臂拳  钟福崑志坚耀武林

第八十六回  少林寺一影改命运  李胜军苦练终破茧

第八十七回  李圣端弃商钟武学  丁新民拜师吴文翰

第八十八回  巩成祥融通创巩门  许科军三拳汇一身

第八十九回  太极棍一书冠武林  陈树道声名传江湖

第九十回  曹明仙青城留传奇  何道君绝技惊世界

第九十一回  张占魁一生有威名  李双栋两地传形意

第九十二回  萧功卓创立萧太极  红旗会赵艳传精武

第九十三回  小手拳温水得传承  载史册丁刚称第一

第九十四回  宋世荣创新形意拳  李雨洁授功进校园

第九十五回  杨兆源峨嵋创杨门  何焱清隔代得嫡传

第九十六回  傅剑秋武当访道总  王国增专心承家学

第九十七回  宋延年闯祸反得福  孟祥国文安建威龙

第九十八回  弹腿门世代有英雄  何万成七代领掌门

第九十九回  壁挂拳传入武术乡  王志海众武集一身

第一百回  孙玄清创立崂山派  陈世富传承啻善门

后记

 


Copyright ©2015-2025 苏州易元佰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角
电话:15810250983 
邮编:330520
关注我们